一、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用来解耦操作和对象本身的设计模式,它将对象中复杂的操作从对象本身分离处理放到其他的访问者对象中,以满足类职责单一、开闭原则并应对代码复杂性。
二、访问者模式的演变和使用场景
假设我们需要解析一批文件,将这些文件的内容抽取到txt中,这些文件类型包括 PDF 和 Word。我们可以如何实现呢?
实现这个功能不难,下面我们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并以此为基础演变为访问者模式的实现方式,以及说明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其中,ResourceFile 是一个抽象类,包含一个抽象函数 extract2txt()。PdfFile、WordFile 都继承 ResourceFile 类,并重写 extract2txt() 函数。
代码实现如下:
如果工具类ResourceFile的功能需要不断扩展,除了提取文本到txt,还需要有压缩、提取文件元信息如 文件名、大小、更新时间等等,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功能,那么我们沿用上面的代码就会有以下问题:
a. 新加一个功能所有子类都需要添加新方法,违背开闭原则 且 导致累的可维护性变差;
b. 压缩和提取文本对于 ResourceFile 而言是一种比较上层的业务逻辑,而非它自己对象性质上的逻辑,将这些上层逻辑耦合到PdfFile、WordFile 类中,导致它们的职责不够单一;
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这些杂乱的业务操作和原有对象解耦,将业务操作放到独立的类中。重构之后代码如下:
重构成这样的好处是,当我们以后扩展多一种 获取文件元信息 的能力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在每个 ResourceFile 类中添加方法,而是直接添加多一个 MetaDataExtractor 类继承自 Visitor 即可,保持了 ResourceFile 类的职责单一、维持了开闭原则 和 ResourceFile 类的可维护性。
这里提一个问题,假如我扩展的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文件类型那会怎么样?
例如,我现在要新增的不是 获取文件元信息 的能力,而是新增一种 PPTFile 类,要对PPT也能提取txt文本 以及 对PPT 也能压缩,这就意味着需要在每个 Visitor 子类中都添加方法,这不还是会破坏开闭原则么?
那此时就需要我们衡量业务的哪个维度扩展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业务上会更频繁的新增文件类型那么就直接使用继承和多态特性,在每个 ResourceFile 的子类中实现具体的行为;如果业务上更倾向于频繁的扩展文件的行为功能,而很长时间才增加一种文件类型,那么访问者模式此时就排得上用场。
三、访问者模式的类图
四、总结和回顾
访问者模式针对的是一组继承自相同的父类或者实现相同接口的不同类型对象(PdfFile、PPTFile、WordFile)。当需要对这组对象进行一系列不相关的业务操作,但为了避免不断添加功能导致类(PdfFile、PPTFile、WordFile)不断膨胀,职责越来越不单一,以及避免频繁地添加功能导致的频繁代码修改,我们使用访问者模式,将对象与操作解耦,将这些业务操作抽离出来,定义在独立细分的访问者类(Extractor、Compressor)中。
对了,最后再提一点,上面的代码可以再进一步优化,添加一个 ResourceFileFactory 类,这个类的作用是根据 文件后缀 创建对应的 ResourceFile 对象,这样在应用层的调用上就更加的方便了。